蹈常习故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。
出处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习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
例子而旧有的文学则蹈常习故,始终不脱古人的窠臼。郭绍虞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二
基础信息
拼音dǎo cháng xí gù
注音ㄉㄠˇ ㄔㄤˊ ㄒ一ˊ ㄍㄨˋ
繁体蹈常習故
感情蹈常习故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守旧。
近义词蹈故习常、蹈常袭故
英语move in a groov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物尽其用(意思解释)
- 以小见大(意思解释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释)
- 褒善贬恶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释)
- 杀鸡取卵(意思解释)
- 视微知着(意思解释)
- 人心归向(意思解释)
- 高步阔视(意思解释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释)
- 简明扼要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捞一把(意思解释)
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释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释)
- 清风劲节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纷红骇绿(意思解释)
※ 蹈常习故的意思解释、蹈常习故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鬼怕恶人 |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。 |
太岁头上动土 |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 |
斗唇合舌 | 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口才。 |
仰屋著书 | 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肝胆过人 | 胆量超过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气,有血性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
稳操胜券 | 稳:稳当地;操:拿着;掌握。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。比喻有胜利的把握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聪明反被聪明误 |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为万安计 | 为绝对安全着想。 |
断子绝孙 | 指没有子孙后代。多用作诅咒语。 |
政通人和 | 政事通达;人心和顺。形容国家稳定;人民安乐。 |
经纬万端 | 比喻头绪极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