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书立说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着:写作;立:成就;说:学说。写书或文章,创立自己的学说。
出处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将南京元(玄)武湖赐与庄尚志着书立说,鼓吹休明。”
例子冯友兰《<中国哲学史>自序》:“乃吾一切先哲着书立说之宗旨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ù shū lì shuō
注音ㄓㄨˋ ㄕㄨ ㄌ一ˋ ㄕㄨㄛ
繁体着書立說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分句;含褒义。
近义词着书立言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释)
- 背腹受敌(意思解释)
- 学而时习之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时易世变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下临无地(意思解释)
- 供不应求(意思解释)
- 节哀顺变(意思解释)
- 鸡胸龟背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饥不择食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- 赤胆忠心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※ 着书立说的意思解释、着书立说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迟疑不决 | 犹豫疑惑,不能决定。 |
| 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 |
| 势力之交 | 势:权势;交:交往。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指趋炎附势的朋友。 |
| 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| 浪费笔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。 |
| 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| 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| 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| 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| 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| 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| 刻不容缓 | 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| 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| 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| 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| 草满囹圄 | 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 |
| 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| 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| 逢人说项 |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
| 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| 怜香惜玉 | 怜、惜:爱护;爱怜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、怜爱。 |
| 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| 是非曲直 | 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| 湖海飘零 |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 |
| 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| 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,敷衍塞责的做法。 |
| 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
| 进退维谷 | 维:语气助词。谷:比喻困难处境。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