贸首之雠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仇恨极深,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。贸,通“牟”。
出处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二》:“甘茂与樗里疾,贸首之雠也。”
例子明·赵南星《送胡清宇老先生令介休序》:“民吾之赤子,有害我赤子者,此贸首之雠也,孰能宽?”
基础信息
拼音mào shǒu zhī chóu
注音ㄇㄠˋ ㄕㄡˇ ㄓ ㄔㄡˊ
繁体貿首之讎
感情贸首之雠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指深仇大恨。
近义词贸首之仇
英语bitter hatred(mortal foe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国中之国(意思解释)
- 说东道西(意思解释)
- 一门心思(意思解释)
- 敬业乐群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坏法乱纪(意思解释)
- 危急关头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风急浪高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凤协鸾和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- 甘拜下风(意思解释)
- 十八层地狱(意思解释)
※ 贸首之雠的意思解释、贸首之雠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引物连类 |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,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。 |
| 绘影绘声 |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| 攀龙附凤 | 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 |
| 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| 新仇旧恨 | 新仇加旧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| 敌众我寡 | 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 |
| 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| 夜深人静 | 深夜没有人声;非常寂静。 |
| 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| 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| 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| 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| 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| 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| 骨肉之亲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。 |
| 女扮男装 | 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 |
| 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| 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|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| 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| 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| 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| 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| 袅袅婷婷 | 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 |
| 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|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| 坐以待毙 | 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