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狐之笔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
出处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例子《曾国藩》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。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。王闿运也扬言,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,他要秉董狐之笔,不溢美,不饰恶,为湘军存一信史。
基础信息
拼音dǒng hú zhī bǐ
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ㄓ ㄅ一ˇ
繁体董狐之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师心自是(意思解释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释)
- 晕头转向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事与愿违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挥戈反日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跃跃欲试(意思解释)
- 除恶务本(意思解释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释)
- 高步通衢(意思解释)
- 脑瓜不灵(意思解释)
※ 董狐之笔的意思解释、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止戈为武 |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 |
| 易放难收 | 话说出去容易,收回来就难了。 |
| 食不充口 |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| 铺张浪费 | 铺张:讲排场。过分地讲究排场;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 |
| 八斗之才 | 八斗:指量多;才:才华。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;诗文多而华美。 |
| 意气风发 |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 |
| 苦思冥想 | 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春风风人 |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。 |
| 举善荐贤 | 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| 纷乱如麻 | 麻:麻团。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。 |
| 室徒四壁 |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 |
| 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| 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| 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|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| 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| 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| 惴惴不安 |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
| 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| 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| 穷愁潦倒 | 穷愁:穷困愁伤。潦倒:颓丧,失意。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 |
| 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| 妖魔鬼怪 |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。 |
| 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| 神不知鬼不觉 |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