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安富恤穷安富恤穷的意思
ānqióng

安富恤穷



安富恤穷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安:安定;恤:体恤。安定富有者,振济贫苦者。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。

出处《周礼 地官 大司徒》: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

例子损不失富,优可赈穷,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,不可舍也。唐·陆贽《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》六


基础信息

拼音ān fù xù qióng

注音ㄢ ㄈㄨˋ ㄒㄨˋ ㄑㄩㄥˊ

繁体安富卹窮

感情安富恤穷是中性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治国安民的方针。

近义词治国安民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安富恤穷的意思解释、安富恤穷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李代桃僵 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
刚正不阿 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
翘尾巴 翘:向上昂起。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。
炒鱿鱼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,比喻卷铺盖。指解雇。
辙鲋之急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
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
前因后果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
四书五经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兵荒马乱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
极重不反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
角巾素服
暴取豪夺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
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
叽叽喳喳 语音杂乱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。
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。
快人快语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
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
坐以待毙 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
如火如荼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
昏聩无能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
亡魂失魄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
珠联璧合 珍珠联成串;美玉合成双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。
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