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鹬争衡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。
出处蔡寅《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“蚌鹬争衡,鱼龙曼衍,离奇变幻之局,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。”
例子我们都明白蚌鹬争衡谁都是受害者
基础信息
拼音bàng yù zhēng héng
注音ㄅㄤˋ ㄩˋ ㄓㄥ ㄏㄥˊ
繁体蜯鷸爭衡
感情蚌鹬争衡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两者相争。
近义词蚌鹬相持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束手无策(意思解释)
- 因材施教(意思解释)
- 眼空一世(意思解释)
- 价值连城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户限为穿(意思解释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释)
- 无法无天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安于现状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海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团团转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百步穿杨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一鼓作气(意思解释)
- 马牛其风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※ 蚌鹬争衡的意思解释、蚌鹬争衡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经史子集 | 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旁若无人 |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 |
辙鲋之急 |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 |
物腐虫生 |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。比喻祸患的发生,总有内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,别人才能乘机打击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;永远不会磨灭。”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吴下阿蒙 |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尽诚竭节 |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怜香惜玉 | 怜、惜:爱护;爱怜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、怜爱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欲速则不达 | 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