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学多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。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第45卷:“只是圣人之所以圣,却不在博学多识,而在一以贯之。”
例子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斯人寂寞》:“这个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的包先生,博学多识,通文史,精诗词,尤擅对联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ó xué duō shí
注音ㄅㄛˊ ㄒㄩㄝˊ ㄉㄨㄛ ㄕˊ
繁体博壆多識
感情博学多识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赞扬别人。
近义词见多识广、博学多才
反义词孤陋寡闻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坐薪悬胆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悬崖勒马(意思解释)
- 不到黄河心不死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拔苗助长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斗水活鳞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※ 博学多识的意思解释、博学多识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眼空一世 |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| 帮倒忙 | 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 |
| 苦尽甘来 | 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 |
| 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| 一视同仁 | 视:看待;仁:仁爱。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亲疏。 |
| 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| 扬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 |
| 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| 群龙无首 | 首:头;引申为领袖。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;无从统一行动。 |
| 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| 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| 时至运来 | 时机来了,运气也有了转机。指由逆境转为顺境。 |
| 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| 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| 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| 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| 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| 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| 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| 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| 唯利是图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 |
| 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| 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| 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| 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
| 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| 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|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 | 缘:缘分。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会相聚在一起。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,也聚不到一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