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口结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杜口吞声。
出处汉·焦赣《易林·比之咸》:“杜口结舌,心中拂郁,去灾患生,莫所告冤。”
例子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,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,至使杜口结舌。《晋书·傅玄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dù kǒu jié shé
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ㄐ一ㄝˊ ㄕㄜˊ
繁体杜口結舌
感情杜口结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无言以对。
近义词张口结舌、杜口绝舌
英语shut up,keeping silenc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苦尽甘来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释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跃跃欲试(意思解释)
※ 杜口结舌的意思解释、杜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双栖双宿 | 宿在一起,飞在一起。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。 |
| 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| 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
| 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| 富贵骄人 | 富:有钱;贵:指有地位。有财有势,盛气凌人。 |
| 遗形藏志 | 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| 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| 一干二净 | 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营私舞弊 | 营:谋求;舞:玩弄;弊:坏事。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;违法乱纪。 |
| 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| 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| 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| 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| 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| 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| 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| 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|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| 坐以待毙 | 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
| 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| 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
| 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| 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| 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| 驰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灵。 |
| 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|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 | 缘:缘分。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会相聚在一起。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,也聚不到一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