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擐甲胄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。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。
出处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(晋文公)躬擐甲胄,跋履山川,逾越险阻,征东之诸侯。”
例子既而王躬擐甲胄,吐诚师旅,誓在尽尽敌,以报前雠。唐·张说《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》
基础信息
拼音gōng huàn jiǎ zhòu
注音ㄍㄨㄥ ㄏㄨㄢˋ ㄐ一ㄚˇ ㄓㄡˋ
繁体躳擐甲胄
感情躬擐甲胄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用于战争等。
英语put on armour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死灰复燃(意思解释)
- 释车下走(意思解释)
- 失败是成功之母(意思解释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释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举贤任能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释)
- 雄心壮志(意思解释)
- 供不应求(意思解释)
- 骨肉之亲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光怪陆离(意思解释)
-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(意思解释)
※ 躬擐甲胄的意思解释、躬擐甲胄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亲上作亲 | 亲戚间再结姻亲。 |
| 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够。 |
| 敌众我寡 | 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 |
| 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 |
| 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| 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| 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
| 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| 难上加难 | 难:不容易。形容极端的难度。 |
| 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| 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| 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| 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| 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|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| 白云苍狗 | 苍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;像黑狗一样。比喻世事变幻无常。 |
| 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| 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| 狂风暴雨 | 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|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| 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| 穷愁潦倒 | 穷愁:穷困愁伤。潦倒:颓丧,失意。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 |
| 纷红骇绿 | 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 |
| 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| 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| 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| 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
| 天下为一 |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