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诸于世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向社会上公开,使人们知道。
出处《上饶集中营·茅家岭地狱》:“把许多革命青年、爱国志士的遭遇,公诸于世。”
例子徐怀中《我们播种爱情》第一章:“对于这似乎只是为了公诸于世的结婚,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评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ōng zhū yú shì
注音ㄍㄨㄥ ㄓㄨ ㄩˊ ㄕˋ
繁体公諸于丗
感情公诸于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向社会上公开。
近义词公诸于众
英语make public(put on record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倒果为因(意思解释)
- 忧喜交集(意思解释)
- 一视同仁(意思解释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释)
- 势力之交(意思解释)
- 四书五经(意思解释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- 男女授受不亲(意思解释)
- 费尽心机(意思解释)
- 遁世离俗(意思解释)
- 如法炮制(意思解释)
- 大树将军(意思解释)
- 没里没外(意思解释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洗耳恭听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- 大势所趋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珠联璧合(意思解释)
※ 公诸于世的意思解释、公诸于世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重:重战;整:整顿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;用以代表军事力量。比喻失败或受挫后;重新整顿组织力量;准备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 |
遏恶扬善 | 遏:阻止;扬:宣扬。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 |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|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不为大者之后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有约在先 | 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一寸光阴一寸金 |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 |
俭以养德 |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华不再扬 | 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逢人说项 |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