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吹雨打的成语故事


风吹雨打

拼音fēng chuī yǔ dǎ

基本解释风雨侵袭。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。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。

出处唐 杜甫《三绝句》:“不如醉里风吹尽,何忍醒时雨打稀。”


风吹雨打的典故

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,公元755年,安史之乱爆发了,潼关失守,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皇帝,半路被抓,半年后逃出,在彭原郡见到肃宗,被封为左拾遗。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

三年后,关中大饥荒,杜甫的孩子被饿死了好几个,生活难以维持,只好弃官逃难到成都,在朋友帮助下盖起了草屋,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。

有一次,杜甫在江边散步,忽然闻到阵阵馨香,原来是江边的楸树零零星星已经开花了。杜甫叹道:“不如醉里风吹尽,可忍醒时雨打稀。”

不久朋友死了,蜀中战乱不止,杜甫又开始了四处漂流的生活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风吹雨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敌众我寡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,寡固不可以敌众,弱固不可以敌强。”
背腹受敌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水战之具,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,则我背腹受敌。”
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炙手可热 唐 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春风风人 汉 刘向《说苑 贵德》:“管仲上车曰:‘嗟兹乎,我穷必矣!吾不能以春风风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穷必矣。’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