掂斤估两的成语故事


掂斤估两

拼音diān jīn gū liǎng

基本解释犹言掂斤播两。

出处《隋唐演义》第九六回:“一饭之恩,报以千金,岂是掂斤估两的事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掂斤估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掂斤估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因材施教 《论语 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烽火连年 元·戴良《九灵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东南地,烽火连年警报闻。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《南齐书 高逸传论》:“史臣曰:‘今树以前因,报以后果,业行交酬,连琐相袭。’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户限为穿 唐 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(智永禅师)积年学书,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头者如市,所居户限为之穿穴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