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人不眨眼的成语故事


杀人不眨眼

拼音shā rén bù zhǎ yǎn

基本解释本来是禅宗用语。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杀成性;极端的暴虐凶残。

出处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1卷:“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?”


杀人不眨眼的典故

北宋初年,宋太祖派大将军曹翰率军进攻胡则,到九江庐山寺,寺里的和尚都躲了起来,只有缘德和尚坚守不出,曹翰问缘德听说“杀人不眨眼”的将军没有。缘德说他是不怕死的和尚,曹翰只好用缓和的语气请教,缘德这才召回所有的和尚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杀人不眨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鸿鹄将至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
投石问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7回:“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,抚台便这样的信从,若替他办那事,自不费吹灰之力。”
度己失期
不治之症 鲁迅《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》:“说先前身受此刑,苦痛不堪,辣汁流入肺脏及心,已成不治之症,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。”
拔茅连茹 《周易 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汇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为物,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。茹,相牵引之貌也。”
绘声绘影 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绘声绘影,字字阴森,绿人毛发,真乃笔端有鬼。”
抱恨黄泉 唐·李贤等引注《邕别传》:“臣所在孤危,悬命锋镝,湮灭土灰,呼吸无期。诚恐所怀随躯腐朽,抱恨黄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