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履蹒跚的成语故事


步履蹒跚

拼音bù lǚ pán shān

基本解释蹒跚: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。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,歪歪倒倒的样了。

出处宋 龚熙正《释常谈 步履蹒跚》:“患脚谓之步履蹒跚。”


步履蹒跚的典故

平原君家临街的楼房很高,在楼上可以俯瞰附近居民的房屋,平原君的美人--待妾,就住在楼上。有一天,众美人在楼上闲望,看到一个瘸腿的人到井台打水。美人们见到他行路缓慢,东摇西晃的样子,忍不住哄笑起来,有的还学仿他走路的姿态来取乐。这个瘸腿的人,受到这番侮弄很是恼怒。第二天清早,这个人就来登门拜访平原君,要求说:“我听说你喜欢接纳贤士,而贤士所以会不远千里来投奔你,是因为你能看重贤士,轻贱美女的缘故。我不幸有了腰弯曲,背隆高的病,你的房里人在高处看到了,肆意笑弄我,这是不合礼的。我要得到笑我的人的头!”平原君假笑着答应说:“好啦。”等那个人走了后,平原君冷笑了一声,对左右的人说:“瞧那个小子,倒想以一笑的原故让我杀美人,不也太过份了吗!”到底没有杀。过了一年多,往在平原君家里的宾客,一个接着一个的走了有一多半。平原君很奇怪,对留下未走的门客说:“我对待各位,可以说是诚心诚意的,没有敢失过礼,为什么走了那么多的人呢?”有一个门客上前直率地说:“就因为你不杀那笑瘸腿的人,这说明你喜欢女色而看不起士人,所以宾客就走了”。平原群听了大为后悔,立刻叫人杀了那些嘲笑过瘸腿士人的美人,拿着头亲自到瘸腿人的家去谢罪。不久,离开平原君家的宾客,才又一个接着一个的回来了。

宋代无名氏在《释常谈》一书中,转述这个故事时,把《史记》原文“磐散行汲”说成是“步履蹒跚”。据近人杨天戈在《汉语成语溯源》中解释:磐散即蹒跚,行汲是步行提水。可见“步履蹒跚”一语,是“磐散行汲”一语的衍化,它的源头远在两千多年前呢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步履蹒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书通二酉 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荆州记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,相传秦人于此而学,因留之。”
束手无策 宋 王柏《鲁斋集》:“士大夫念虑不及此,一旦事变之来,莫不束手无策。”
梦幻泡影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应化非真分》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、幻、泡、影,如露,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
体恤入微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铁郭金城 清·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大军一至,朽珠枯木亦助声威;大军不至,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。”
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令人神往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:“今著述湮没,怅望当时蹈海之风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
色飞眉舞 清·杨复吉《梦阑琐笔·蔡涛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坞,忽闻清音,令人色飞眉舞。’”
普天同庆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犀牛望月 《关尹子 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