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网a>成语词典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的故事

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的成语故事


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

拼音chā ruò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

基本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出处《礼记 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床上安床 南朝 陈 姚最《续画品 毛棱》:“善于布置,略不烦草。若比方诸父,则床上安床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缘悭分浅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缘悭分浅,不获再睹丰仪。”
心里有鬼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8章:“你这个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
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
损人不利己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漏洞百出 姚雪垠《<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
快心满志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
学而不厌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