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网a>成语词典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的故事

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


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

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,yú wēng dé lì

基本解释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
出处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

暂未找到成语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魑魅魍魉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三年》:“魑魅魍魉,莫能逢之。”
不可多得 东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若衡等辈,不可多得。”
正本溯源 清·戴震《<孟子字义疏证>序》:“孔子既不得位,不能垂诸制度礼乐,是以为之正本溯源。”
心灰意懒 元 乔吉《玉交枝 闲适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懒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
物阜民安 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五花大绑 李季《王贵与李香香》第二部二:“顺着捆来横着绑,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。”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,千万不要草菅人命,视同儿戏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