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保于信的成语故事


民保于信

拼音mín bǎo yú xìn

基本解释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,才能受到人民拥护。

出处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谚曰:‘民保于信。’吾以信义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民保于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民保于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《伤寒论 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回光反照 元 杨暹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阳台雾锁,楚岫云遮,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
乌合之众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
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个‘监社御史’,铁面无私才好。”
冠绝一时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千丝万缕 宋 辛弃疾《蝶恋花》:“会少离多看两鬓。万缕千丝,何况新来病。”
弟子孩儿 元·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二折:“我走到半路,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,道我是犯夜的。”
祖传秘方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,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