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臣良将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
基本解释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。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:“袭人道:‘忠臣良将,出于不得已他才死。’”
忠臣良将的典故
贾宝玉因为金钏儿跳井自杀与王府来讨要戏子,被父亲贾政痛打一顿,他躺在床上与袭人谈论忠臣良将的事情,他认为忠臣为了名义而死谏,置君王于不顾;良将为了博己之名,猛拚一死,置国家于不顾,他们都不是好人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忠臣良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小人得志 |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为谢晦檄京邑》:“若使小人得志,君子道消。” |
| 亭亭玉立 | 《北齐书 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 |
| 节用裕民 |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 |
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 |
| 默不做声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 |
| 走马观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|
| 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| 销声匿迹 | 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1卷:“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敛迹,惟恐人知。” |
| 劳民伤财 | 《元史 李元礼传》:“而又劳民伤财,以奉土木。” |
| 来踪去迹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,今番杀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问他,却也怀着鬼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