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舍昼夜的成语故事


不舍昼夜

拼音bù shě zhòu yè

基本解释舍:放弃。不分白天和黑夜。比喻夜以继日。

出处春秋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


不舍昼夜的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在晚年常与他的弟子一起周游列国。有一次他们在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若有所思,孔子叹息光阴像河水一样不舍昼夜地不停地流逝。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光阴,刻苦求学,宣扬儒家文化。孔子感到十分欢欣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舍昼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急中生智 唐 白居易《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》:“今足下果用所长,过蒙见君,然敌则气生,急则智生。”
手舞足蹈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乐则生矣,全则恶可已也。恶可已,则不知足之蹈之,手之舞之。”
不正之风 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泥牛入海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》:“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”
空空荡荡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荡荡,冷冷清清。”
自力更生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”
诛求无度 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
天涯海角 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
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
云天雾地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。就是有点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