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利是视的成语故事

拼音wéi lì shì shì
基本解释亦作“唯利是求”。亦作“唯利是图”。以利为着眼点。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余虽与晋出入,余唯利是视。”
唯利是视的典故
春秋时期,秦桓公邀晋厉公一起攻打白狄小国,暗中派人劝白狄归顺秦国,而去对付晋国。晋厉公知道后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,说秦桓公是唯利是视、背信弃义,晋国对此痛心疾首。如果秦国能遵守先前的盟约的话,可以避免战争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唯利是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醋海翻波 | |
| 旁敲侧击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 |
| 自怨自艾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 |
| 山雨欲来风满楼 | 唐 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:“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” |
| 八荒之外 |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 |
| 牝鸡司晨 |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晨。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 |
| 成竹在胸 |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。” |
| 下临无地 |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 |
| 到此为止 |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 |
| 万马奔腾 | 宋 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