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理昭昭的成语故事


天理昭昭

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o

基本解释昭昭:明显。旧称天能主持公道,善恶报应分明。

出处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 论语 吾与回也章》:“伊川有天理昭彰语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天理昭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理昭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坐薪悬胆 《金史 术虎筠寿传》:“中都食尽,远弃庙社,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。”
悬而未决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
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38出:“落叶归根,丰城剑回。”
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
遁世离俗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
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
鱼死网破 《杜鹃山》第五场:“他就是张网捕鱼,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。”
三三两两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》:“行不独自去,三三两两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