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之谓甚的成语故事


一之谓甚

拼音yī zhī wèi shèn

基本解释甚:过分。做了一次,已经过分。比喻错误不能重犯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


一之谓甚的典故

春秋时期,晋献公向虞国借道去打虢国,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公不要借道,虞公不听,虢国的都城下阳被攻占。三年后晋侯又向虞国借道,宫之奇劝虞王道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虞王不听被消灭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之谓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反手可得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诛旦公,定楚国,如反手尔。”
急中生智 唐 白居易《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》:“今足下果用所长,过蒙见君,然敌则气生,急则智生。”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压岁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赶尽杀绝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黄天禄上马,提枪出营,见余化曰:‘匹夫赶尽杀绝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!’”
胆寒发竖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之死靡二 《宋史·忠义传一》:“若敌王所忾,勇往无前,或衔命出疆,或授职守土,或寓官闲居,感激赴义,虽所处不同,论其捐躯徇节,之死靡二,则皆为忠义之上者也。”
谠言直声 唐 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》:“由校书郎拜左拾遗,不数月,谠言直声动于朝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