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士仁人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ì shì rén rén
基本解释志向宏伟、道德高尚的人。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。(仁:仁爱;高尚)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志士仁人的典故
春秋时期,孔子的弟子问仁德忠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怎么办?孔子说:“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,为了成全仁德,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。”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,孔子回答必须从上面作起,带动百姓效仿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志士仁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月明千里 | 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 |
| 隔靴搔痒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》:“曰:‘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?’师曰:‘隔靴搔痒。’” |
| 信及豚鱼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 |
| 浪费笔墨 | 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 |
| 香销玉沉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 |
| 八荒之外 |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 |
| 安安静静 |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 |
| 无时无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 |
| 平淡无奇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,说得也平淡无奇。” |
| 心直口快 |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