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冶非罪的成语故事


公冶非罪

拼音gōng yě fēi zuì

基本解释形容无辜蒙冤或入狱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公冶长非罪也。”


公冶非罪的典故

春秋时期,公冶长非常聪明,能懂得鸟语,一次他从卫国返回鲁国,听到鸟儿们在招呼前往清溪吃死人肉,就告诉死者的母亲。村官判公冶长有罪就把他关入大牢。60天后,公冶长听麻雀说有车谷子翻了,村官去验证果真如此,证明他是无罪的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公冶非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急中生智 唐 白居易《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》:“今足下果用所长,过蒙见君,然敌则气生,急则智生。”
德重恩弘 唐·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显荣频烦,称效寂蔑,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重恩弘。”
亭亭玉立 《北齐书 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秋水伊人 《诗经 秦风 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《异苑 句容水脉》:“掘得一黑物,无有首尾,形如数百斛舡,长数十丈,蠢蠢而动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止沸益薪 明·李贽《为黄安二上人书》之三:“对高洁人谈高洁,已为止沸益薪,况高洁十倍哉!”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,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。”
寿元无量 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爇龙涎一炷透苍穹,祝吾生寿元无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