咫尺之功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ǐ chǐ zhī gōng
基本解释咫尺:比喻微小。微小的功劳。
出处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虽有高世之明,无咫尺之功者,不赏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咫尺之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咫尺之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
|---|---|
| 倒背如流 | 郭沫若《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》:“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。” |
| 莫衷一是 |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 |
| 敌众我寡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,寡固不可以敌众,弱固不可以敌强。” |
| 令人神往 |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:“今著述湮没,怅望当时蹈海之风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 |
| 胆寒发竖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 |
| 言而无信 |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 |
| 投石问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
| 流离转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妇传》:“与其妇翁皆贱业,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。” |
| 一文不名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 |
| 极重不反 | 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