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盹行眠的成语故事


立盹行眠

拼音lì dǔn xíng mián

基本解释立:站;盹:瞌睡。站着要打盹,行走要睡觉。形容非常疲倦。

出处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,我,我立盹行眠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立盹行眠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立盹行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本位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义,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,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。”
自拔来归 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
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
生龙活虎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刑期无刑 语出《书 大禹谟》:“刑期于无刑。”
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肿脸充胖子,你还知道羞耻不?”
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
举善荐贤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举善荐贤,乃美事也;卿何荐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十羊九牧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