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义之财的成语故事


不义之财

拼音bù yì zhī cái

基本解释不义:不正当;不合理。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。

出处汉 刘向《列女传 齐田稷母》:“不义之财非吾有也,不孝之子非吾子也,子起。”


不义之财的典故

古代齐国宰相田稷子把下官送给他的一些黄金孝敬给母亲,母亲觉得奇观问他做了三年宰相就有这么多俸禄,难道就没有开销了?田稷子只好如实回答,其母告诫他作为士大夫应该修身养性,不能贪这些不义之财。田稷子立即把黄金一一退回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义之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高蹈远举 宋·王琳《野客丛书·穆生邹阳》:“穆生高蹈远举,意盖有在,逆知异日必不能免,非知几畴克尔哉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多情善感 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望而生畏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乳臭未干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虽有两个外甥,不是姐姐亲生,并且乳臭未干,谁人来稽查得他?”
难上加难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七回:“所有上条陈一事,竟是难上加难。”
户告人晓 西汉 刘向《列女传 梁节姑姊》:“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?被不义之名,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