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学多才的成语故事


博学多才

拼音bó xué duō cái

基本解释博:广博;知道得多;才:才能。学识广博;有各方面的才能。

出处《晋书 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瑰伟倜党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博学多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博学多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万众一心 清 金安清《洋务宜遵祖训,安内攘外,自有成效说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联络,万众一心。”
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,岁月匆匆。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牛口之下 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缪公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国莫敢望焉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。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
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春山如笑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十全大补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5回:“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,开了脉案,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,便去了。”
通都大邑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