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床啮鼻的成语故事


踏床啮鼻

拼音tà chuáng niè bí

基本解释啮:咬。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。形容强词夺理,力图狡辩。

出处《笑林》:“甲曰:‘他踏床子就啮之。’”


踏床啮鼻的典故

甲与乙打架斗殴,甲咬下乙的鼻子,双方告到官府,官吏询问事情经过。甲说是乙自己咬下自己的鼻子的。官吏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,问他是怎么咬掉自己的鼻子的,甲回答说乙站到床上去就能咬到自己的鼻子了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踏床啮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秋高气和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九回:“却说小燕便服轻车,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,那时秋高气和,尘软蹄轻,不一会已到了门口,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。”
扬幡擂鼓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言而无信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
蹑手蹑脚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会意,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,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。”
火烛银花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诗之三:“火烛银花触目红,揭天鼓吹闹东风。”
败俗伤风 参见“败俗伤化”。
著手成春 唐·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·自然》:“俯拾即是,不取诸邻,俱道适往,著手成春。如逢花开,如瞻岁新。”
时不我待 清 秋瑾《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》:“事机一失应难再,时乎时乎不我待!”
散带衡门 《诗经·阵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