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黍之悲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禾:粟;黍:谷子。对故国的怀念。指国破家亡的悲伤。
出处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·序》:“周大夫行役于宗周,过故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。闵周室颠覆,彷徨不忍去,而作是诗也。”
例子宋·岳珂《桯史·赵良嗣随军诗》:“一旦决去,视宗国颠覆,殊无禾黍之悲,反吟咏以志喜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hé shǔ zhī bēi
注音ㄏㄜˊ ㄕㄨˇ ㄓ ㄅㄟ
感情禾黍之悲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用于感伤等。
近义词黍离之悲、禾黍之伤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十全十美(意思解释)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释车下走(意思解释)
- 学以致用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当机立断(意思解释)
- 春风风人(意思解释)
- 故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不到黄河心不死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款学寡闻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羊质虎皮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释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※ 禾黍之悲的意思解释、禾黍之悲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旦夕之间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鬼烂神焦 | 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惊鸿艳影 | 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进谗害贤 |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心旷神怡 |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愉快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精兵强将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 |
善自为谋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。 |
振聋发聩 |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广开言路 |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。 |
息兵罢战 | 兵:打仗。停止或结束战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