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刀动杖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泛指动武。
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今昔的情形不同,不怕她远走高飞,拿刀动杖。”
例子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为一个女人本不值得拿刀动杖,我要赌这口气!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á dāo dòng zhàng
注音ㄋㄚˊ ㄉㄠ ㄉㄨㄥˋ ㄓㄤˋ
繁体拿刀動杖
感情拿刀动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动武。
近义词大动干戈、拿刀弄杖
英语resort to force(take up swords and cudgels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手舞足蹈(意思解释)
- 男女授受不亲(意思解释)
- 活蹦乱跳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敲诈勒索(意思解释)
- 衣锦还乡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释)
- 义不容辞(意思解释)
- 进进出出(意思解释)
- 壮心不已(意思解释)
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药石无效(意思解释)
※ 拿刀动杖的意思解释、拿刀动杖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反求诸己 | 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 |
| 夜深人静 | 深夜没有人声;非常寂静。 |
| 苦思冥想 | 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喟然长叹 | 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。 |
| 主忧臣劳 |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| 年少无知 | 年纪小,不懂事。 |
| 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| 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| 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| 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| 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| 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| 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|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| 分工合作 | 众人各司其责,共同从事工作。 |
| 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| 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
| 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| 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| 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| 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| 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| 狂风暴雨 | 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| 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| 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| 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| 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| 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