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污含垢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纳:接受;垢:污秽。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例子清·冯桂芬《上制洋器议》:“日本蕞尔小国尔,尚知发奋为雄。独我大国,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!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à wū hán gòu
注音ㄋㄚˋ ㄨ ㄏㄢˊ ㄍㄡˋ
繁体納汙含垢
感情纳污含垢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纳污藏垢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- 不骄不躁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释)
- 顿挫抑扬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快心满志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缠绵悱恻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- 豁然开朗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释)
- 孤注一掷(意思解释)
- 拳头产品(意思解释)
- 一弹指顷(意思解释)
- 去住两难(意思解释)
- 同功一体(意思解释)
※ 纳污含垢的意思解释、纳污含垢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引物连类 |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,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。 |
| 骄生惯养 | 骄:通“娇”。指娇生惯养。 |
| 冰解的破 |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 |
| 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岁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 |
| 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| 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| 止沸益薪 | 谓本欲止水沸腾,却反而在锅下加柴。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。 |
| 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| 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| 鱼死网破 | 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| 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| 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| 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| 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| 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| 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| 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| 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| 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| 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| 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| 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| 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| 闭门读书 |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 |
| 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| 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