歃血为誓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歃血:口含血。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,表示诚意立誓。
出处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7卷:“受金液,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,歃血为誓,乃告之。”
例子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新亭流涕》:“我自愿漆身吞炭,尝胆卧薪,同心协力期雪耻,须歃血为誓,歃血为誓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à xuè wéi shì
注音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ㄕˋ
繁体歃血為誓
感情歃血为誓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结盟。
近义词歃血为盟、歃血而盟
英语pledge each other in wine in which blood has been mixe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自拔来归(意思解释)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意思解释)
- 酒囊饭袋(意思解释)
- 人面兽心(意思解释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(意思解释)
- 百战百胜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荡然无余(意思解释)
- 师严道尊(意思解释)
※ 歃血为誓的意思解释、歃血为誓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默默无闻 | 默默:没有声息;闻:出名。无声无息;不为人知。 |
| 铺张浪费 | 铺张:讲排场。过分地讲究排场;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 |
| 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劳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| 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| 贫贱不能移 | 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| 同心合力 |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| 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| 十羊九牧 |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 |
| 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| 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| 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| 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
| 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| 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| 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| 饱食暖衣 | 吃的饱;穿的暖;生活富足;无忧无虑。 |
| 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| 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| 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| 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| 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| 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| 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
| 袅袅婷婷 | 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 |
| 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
| 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