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心并力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出处汉 贾谊《过秦论下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。”
例子宋 苏轼《策别十三》:“有寇而战,则同心并力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xīn bìng lì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ㄅ一ㄥˋ ㄌ一ˋ
繁体同心並力
感情同心并力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齐心协力、同心同德
反义词离心离德
英语unite all efforts for common purpos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可胜举(意思解释)
- 节用裕民(意思解释)
- 人才济济(意思解释)
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- 杨柳依依(意思解释)
- 鬼烂神焦(意思解释)
- 风流才子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算尽锱铢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面有难色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龙驭上宾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困兽犹斗(意思解释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释)
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释)
※ 同心并力的意思解释、同心并力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俯拾即是 | 俯:低头;弯腰;即:就。一弯腰就可捡得;到处都是。形容为数很多;极容易得到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结;随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论黄数白 |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。极言财富之多。 |
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|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 |
压岁钱 |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 |
穷家富路 | 指居家应节俭,出门则要多带盘缠,免遭困窘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贫贱不能移 | 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官僚主义 |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