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国之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已亡国家的祠社。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,以自儆戒。
出处《谷梁传·哀公四年》:“亡国之社,以为庙屏,戒也。”
例子汉·蔡邕《独断》:“亡国之社: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,使为社以自儆戒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áng guó zhī shè
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ㄓ ㄕㄜˋ
繁体亡國之社
感情亡国之社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浇风薄俗(意思解释)
- 任人唯亲(意思解释)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释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释)
- 缘悭分浅(意思解释)
- 有约在先(意思解释)
- 挥霍无度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毋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照葫芦画瓢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祸国误民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※ 亡国之社的意思解释、亡国之社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寸进尺退 | 前进一寸,后退一尺。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,即得不偿失。 |
| 经邦论道 | 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 |
| 物尽其用 |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 |
| 忧喜交集 | |
| 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| 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| 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| 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| 一文不名 |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 |
| 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| 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| 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| 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| 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|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| 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| 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| 惴惴不安 |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| 纵横四海 | 纵横:奔驰无阻。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。 |
| 腾声飞实 |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 |
| 力屈道穷 |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 |
|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 | 缘:缘分。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会相聚在一起。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,也聚不到一块。 |
| 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 |
| 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| 比翼鸟 |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。比喻恩爱夫妻。 |
| 为万安计 | 为绝对安全着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