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诸水滨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滨: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四年》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!”
例子若夫昭王不返,惟胶舟之故,君其问诸水滨,寡君不敢任咎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十三回)
基础信息
拼音wèn zhū shuǐ bīn
注音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一ㄣ
繁体問諸水濱
感情问诸水滨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草衣木食(意思解释)
- 音信杳无(意思解释)
- 肝髓流野(意思解释)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释)
- 蠢蠢欲动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断香零玉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树欲静而风不止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牛刀小试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※ 问诸水滨的意思解释、问诸水滨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暴殄天物 | 暴:残害;殄:灭绝;天物: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。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。后指不知爱惜物品;随意毁坏糟蹋。 |
| 干净利落 |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。令人爽心悦目。也形容动作熟练、敏捷准确。 |
| 逍遥法外 | 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 |
| 束手无策 | 策:办法。就像手被捆住一样;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| 条条大路通罗马 |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,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。 |
| 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| 轮焉奂焉 |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。 |
| 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| 长命富贵 |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。 |
| 屈指一算 | 屈:弯曲。扳着指头一算。 |
| 兵无常势 |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
| 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| 源源不断 | 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 |
| 促膝谈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盖挨近膝盖。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;亲密地交谈心里话。 |
| 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| 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| 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| 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| 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| 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| 文山会海 |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。 |
|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| 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| 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| 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| 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
| 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| 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