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可替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献:进;替:废。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,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,以成其可;君所谓否,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,以去其否。”
例子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,臣以献可替否为忠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àn kě tì fǒu
注音ㄒ一ㄢˋ ㄎㄜˇ ㄊ一ˋ ㄈㄡˇ
繁体獻可替否
感情献可替否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献可替不
英语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稀里哗啦(意思解释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释)
- 旦夕之间(意思解释)
- 章甫荐履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仁义道德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汗马功劳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※ 献可替否的意思解释、献可替否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实至名归 | 实:实际的成就;至:达到;名:名誉;归:到来。有了真正的学识、本领或功业,自然就有声誉。 |
杀人不眨眼 | 本来是禅宗用语。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。形容嗜杀成性;极端的暴虐凶残。 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富贵骄人 | 富:有钱;贵:指有地位。有财有势,盛气凌人。 |
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炙手可热 | 炙:烤。热得烫手。比喻气焰盛;权势大。 |
春风风人 |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。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。 |
仁义道德 |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角巾素服 |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屦及剑及 |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发人深思 | 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倒悬之急 | 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 |
妨功害能 |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