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兵秣马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兵:士兵;秣:喂养。练好士兵,喂饱战马。指做好战前准备。
出处《周书·文帝纪》:“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,责重忧深,不遑启处。训兵秣马,唯思竭力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ùn bīng mò mǎ
注音ㄒㄨㄣ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
感情训兵秣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厉兵秣马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轮扁斫轮(意思解释)
- 没颠没倒(意思解释)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释)
- 戒骄戒躁(意思解释)
- 多谋善虑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结驷连骑(意思解释)
- 逆来顺受(意思解释)
- 鸡胸龟背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口坠天花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充耳不闻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昏聩无能(意思解释)
※ 训兵秣马的意思解释、训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亲上作亲 | 亲戚间再结姻亲。 |
不可多得 | 得:得到;获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难得到。 |
以文乱法 | 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 |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后继有人 | 继:继承。指后面有继承的人。 |
旁若无人 | 旁:旁边;若;好像。身边好像没有人。形容自视高大;态度傲慢。也形容态度自然、镇静自如的样子。 |
出师无名 |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肝胆欲碎 | 欲:将要。肝和胆将要破碎了。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。 |
反老还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
湖海飘零 |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倒悬之急 | 倒悬:头向下、脚向上悬挂着。比喻极其艰难、危险的困境。 |
牛星织女 | 即牛郎织女。 |
高步通衢 | 见“高步云衢”。 |
入文出武 |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,入朝为文臣,出朝为将帅。 |
枭首示众 | 斩首悬示于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