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训格之言训格之言的意思
xùnzhīyán

训格之言



训格之言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。

出处《孔子家语·五仪》:“所谓庸人者,心不存慎终之规,口不吐训格之言。”

例子明·赵南星《明敕赠吏科都给事中继川魏公碑》:“夫训格之言, 可剿袭也;中绳之行,可假托也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xùn gé zhī yán

注音ㄒㄨㄣˋ ㄍㄜˊ ㄓ 一ㄢˊ

繁体訓格之言

感情训格之言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训格之言的意思解释、训格之言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致远恐泥 致远:到达远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滞拘泥,难行。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。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。
死要面子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
意气风发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
销声匿迹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
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
极重不反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
一哄而起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
雄心壮志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
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。
祸国误民 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
风和日丽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
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情谊深重。
兴高采烈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
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
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
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
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
饿殍遍野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
坑坑洼洼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
挥戈反日 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比喻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。
一目十行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
久假不归 假:借;归:归还。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。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。
甘之如饴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
生气勃勃 生气:朝气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