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异口同声异口同声的意思
kǒutóngshēng

异口同声



异口同声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异:不同。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。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。也作“异口同音”。

出处晋 葛洪《抱朴子 道意》:“左右小人,并云不可,阻之者众,本无至心,而谏怖者,异口同声。”

例子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:“罚!罚!”(巴金《家》十三)


基础信息

拼音yì kǒu tóng shēng

注音一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

繁体異口同聲

正音“异”,不能读作“yī”。

感情异口同声是中性词。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;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

辨形“异”,不能写作“一”。

辨析异口同声和“众口一词”。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。异口同声偏重在“异”;指不同的人;只要两个人以上就能用;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;“众口一词”偏重于“众”;指许多人;不限于说话的场合。

歇后语一百个和尚念经

谜语齐唱;大合唱

近义词不约而同、有口皆碑、众口一词

反义词大相径庭、众说纷纭

英语speak with one voice

俄语все в один голос

日语異口同音(いくどうおん)

德语wie aus einem Mund

法语unanimement(d'une seule voix)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异口同声的意思解释、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屈指可数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。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合浦珠还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
故家乔木 ①谓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众。②喻指乡贤。
举世混浊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
鼠凭社贵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坏人仗势欺人。
香草美人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草菅人命 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
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
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、权利而代替他。
之死靡二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行不顾言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
满招损,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
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
漫不经心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
吉光片羽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
敢不承命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
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
之子于归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
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
打退堂鼓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
轻重缓急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
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
洗耳恭听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
欧风美雨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
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
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