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艾俱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芝艾:香草和臭草,比喻美和恶。芝艾同被烧毁。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。
出处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讨侯景檄》:“孟诸焚燎,芝艾俱尽;宣房河决,玉石同沉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ài jù jìn
注音ㄓ ㄞˋ ㄐㄨˋ ㄐ一ㄣˋ
感情芝艾俱尽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同归于尽。
近义词芝艾俱焚、芝艾同焚、芝艾并焚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默默无闻(意思解释)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释)
- 壮气吞牛(意思解释)
- 新仇旧恨(意思解释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争先恐后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高步阔视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意思解释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绵里藏针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福善祸淫(意思解释)
※ 芝艾俱尽的意思解释、芝艾俱尽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流离琐尾 |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。 |
抱头鼠窜 | 窜:逃跑;乱跑。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。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。 |
手下留情 | 下手处理事情时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绝。 |
坚强不屈 | 屈:屈服。坚韧、刚毅,毫不屈服。 |
忧喜交集 |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起兵动众 | 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犀牛望月 |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。 |
秣马厉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蝶粉蜂黄 |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
饮水思源 | 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营私舞弊 | 营:谋求;舞:玩弄;弊:坏事。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;违法乱纪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狭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没有地方可让。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;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。 |
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空话连篇 | 连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话,缺乏具体内容。 |
散带衡门 |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