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取

词语解释
采取[ cǎi qǔ ]
⒈ 采纳听取;选取实施;采摘;收取。
例采取菱角。
英adopt; employ; take;
引证解释
⒈ 搜集选取;采用。
引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故採取《诗》《书》所载贤妃贞妇,兴国显家可法则,及孽嬖乱亡者,序次为《列女传》,凡八篇,以戒天子。”
清 黄遵宪 《<人境庐诗草>自序》:“凡事名物名,切於今者,皆採取而假借之。”
⒉ 采伐;采摘;开采。
引《元典章·户部二·官吏》:“合用柴薪,斟酌周岁可用数目,於农隙时……差倩人力騐数採取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九八回:“叶清 后被 鄔梨 差往 石室山 採取木石。”
清 朱仕琇 《重游灵应峰记》:“峰上古木万株,多产药卉,邨人採取之。”
1. 采集;收取。 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命县官酤酒,卖盐铁器,铸钱,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。”
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光烈阴皇后》:“其日,降甘露於陵树,帝令百官采取以荐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元仁宗延祐七年》:“开 燕南、山东 河泊之禁,听民采取。”
⒊ 择取;选用。
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书解》:“能令其言可行,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。”
唐 元稹 《<乐府古题>序》:“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,度为歌曲。”
清 顾炎武 《桃叶歌》:“越州 女子颜如花,中官采取来天家。”
国语辞典
采取[ cǎi qǔ ]
⒈ 选择取用。
引《汉书·卷三六·刘向传》:「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,兴国显家可法则,及孽嬖乱亡者,序次为列女传,凡八篇,以戒天子。」
《水浒传·第九八回》:「叶清后被邬梨差往石室山采取木石。」
近选取 采纳 采用
分字解释
※ "采取"的意思解释、采取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在记者追问美国将对维基解密的创始人、现年39岁的朱利安?阿桑奇采取何种行动时,霍德尔说:“这并不是武力恐吓。”。
2.我们有了错误,应认真检查,决心改正,不能采取避重就轻的态度。
3.我认为,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只知赚钱,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工头。
4.帮助犯错误的同志,要采取和风细雨的态度,不能搞倾盆大雨。
5.以权谋私大都有中介撮合,主要采取“包装”申报资料、操纵资产评估、攻关采购招标、“搭桥”巨额融资等手法,公职人员则暗中支持或直接参与。
6.我国审判战犯之刑事政策,与联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对日管制重视收揽人心政策,暨联合国对德、意主要战犯之处置,采取教育及示范性惩戒政策,不谋而合。
7.培养耐心是抵制愤怒的最好方法。有耐心的人心智成熟,似一匹勇敢的战马可以超越愤怒。他可以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,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摆脱困境。这样的人总会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。
8.采取大型博业监控组态软件,价钱非常昂贵,大型变电立难以开蒙。
9.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,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,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。
10.由拉马萨米律师代表的蔡东江指答辩人,没有考虑也没有告知不同手术的相对风险和好处,也没有采取更能确保减缓脊髓受压的治疗方法,导致他永久性截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