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ín

民俗


拼音mín sú
注音ㄇ一ㄣˊ ㄙㄨˊ
词性名词


民俗

词语解释

民俗[ mín sú ]

⒈  民众的习惯;民间风俗。

folkway; folk custom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民的风俗习惯。

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府仓虚则国贫,国贫而民俗淫侈,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絶。”
《史记·循吏列传》:“楚 民俗好庳车,王以为庳车不便马,欲下令使高之。”
宋 范仲淹 《睦州谢上表》:“然后上下同心,致君亲如 尧 舜 ;中外有道,躋民俗於 羲皇。”
清 薛福成 《创开中国铁路议疏》:“民俗既变,然后招商承办……可以渐推渐广,渐续渐远。”

⒉  民众的生活、生产、风尚习俗等情况。

《管子·正世》:“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,必先观国政,料事务,察民俗,本治乱之所生,知得失之所在,然后从事。”
宋 张孝祥 《正提刑启》:“畴昔熟於条教,莫先图民俗之安;乃今奉以周旋,当益厉官常之守。”
清 梅曾亮 《送周石生序》:“奋白笔,书盈尺之纸,为国家陈民俗之急。”

国语辞典

民俗[ mín sú ]

⒈  人民百姓的风俗习惯与传统。

《汉书·卷五六·董仲舒传》:「乐者,所以变民风,化民俗也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一回》:「湖南永顺府地方,毗连四川,苗汉杂处,民俗浑噩。」

民风 习俗

英语popular custom

德语Ethnologie; Völkerkunde

法语folklore

分字解释


※ "民俗"的意思解释、民俗是什么意思由文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当日,在河北唐山唐人街,著名小品演员刘亚津舞枪弄棒、妙语连珠,与此间民众在传统民俗文化中喜迎龙年,并向全球华人拜年贺岁。

2.每年农历四月初八,山上举办庙会,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,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。

3.中秋十五家家忙着做甜饼,敬奉月亮聚团圆。中秋十五民俗气氛浓味漫延,奔走相告欢天地。中秋十五大餐宴味随风飘香,酒香肉味扑面来。祝你幸福美满聚团圆!

4.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,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。

5.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,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。

6.彩调这一蕴含十分丰富的民俗事像,是广西地区独有的地方戏剧。

7.我也去上海民俗大观园看过,整个民俗园都一片花花绿绿,你方演罢我登场,观众就像看耍把戏,不可能增加一点对民俗的更深入了解。

8.游人们到了那里,吃住在渔家,和渔民们一起张网捕鱼,在旅游观光的同时体验绚丽多彩的渔家民俗风情。

9.归纳分析中国传统的择吉民俗、财神信仰和禁忌习俗,勾勒出其中所蕴含的经商取财及理财之道的丰富内涵。

10.竹子是普米族的保护神,篾盒是普米族婚丧嫁娶、节日等诸多民俗活动的贵重馈赠礼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