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白的诗 > 雨后望月

雨后望月

[唐代]:李白

四郊阴霭散,开户半蟾生。

万里舒霜合,一条江练横。

出时山眼白,高后海心明。

为惜如团扇,长吟到五更。

月亮 

雨后望月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当四野阴云消散的时候,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云上。

万里原野弥漫着一片霜雾,月下横着一条素练似的大江。

在它初升时山中泉眼透白,当它升高时海水透出明光。

只因为怜惜这像团扇的明月,一直不眠长吟到天色大亮。

注释

半蟾:月亮从山头升起一半。

合:满。

江练:象白绢一样的江水。练:白绢。

山眼、海心:皆是比喻月亮。

团扇:古人以月喻团扇,此指月亮

雨后望月鉴赏

 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雨后月夜美景的感受是鲜明的:雨停后,风吹云雾散尽,打开窗户看夜色,半边明月刚从东方冉冉升起,夜深了,秋霜万里铺满大地,长江如练向东横流。月亮刚出时把山野照得雪白,月到中天时海水的中心也被照得明澈透亮。因为爱惜这似团扇一样美丽的月亮,诗人一直对她咏诗赞诵到天将亮时,诗的首两句写月出的情况及月形,三至六旬描绘月夜壮阔美丽的景色,从“半蟾生”、“出时”、“高后”可以看到月升的过程。字数不多而却形象鲜明,对仗工整。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,使诗带上了幻想的色彩。随着对霜天月夜之美景的观察、发现、体会,诗人的感受在不断地升华,终于在诗的末两句,诗人以抑制不住的激情连连咏赞这美丽的月色至拂晓天明。

李白简介

唐代·李白的简介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...〔 ► 李白的诗(963篇)

猜你喜欢

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

宋代华岳

白旄持节使单于,万里风烟十载余。

柳毅不行沙漠路,却凭归雁为传书。

移梅

元代萨都剌

几夜幽香恼梦魂,殷勤来倩陇头人。凿开东阁窗前地,分得西湖雪里春。

瘦影番来新体态,疏枝犹带旧精神。今朝伴我清吟处,不许诗怀更有尘。

持二十五轮顶弥陀蹈莲叶赞

宋代释慧开

机轮才转,作者犹迷。顶

白髭叹

明代王鏊
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茎。当时初见之,妻子殊为惊。
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来明镜中,对之不复嗟。

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三

彭桂

更传儿女意,尽解忆长安。索饭啼堪念,牵衣别自难。

两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际愁何似,秋风暮更寒。

清溪店

清代成鹫

东去清溪水,水清能照人。我来住行脚,独立见閒身。

红桕当孤店,青山在隔邻。风尘暗前路,谁复是知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