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残花落更开,小檐日日燕飞来。译文及注释
译文
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,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。
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,不相信春风唤不回。
注释
更:再,重。
檐:屋檐。
子规:杜鹃鸟。
啼血: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,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。
不信:虽则不信,然春去依旧
鉴赏
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,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。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,后两句由景生情,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。
花落了虽又重开,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,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,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,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。
诗中的“落更开”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,表现了春光未逝;“燕飞来”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,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:春光未逝,生机犹存的特点。
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,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,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,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。
东风就是指春风,子规,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。
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,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,既表达珍惜的心情,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。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,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。这首诗的子规(杜鹃)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,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,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.
王令简介
宋代·王令的简介
王令(1032~1059)北宋诗人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 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长大后在天长、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,有治国安民之志。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。有《广陵先生文章》、《十七史蒙求》。
...〔 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306篇)〕猜你喜欢
-
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?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
- 血染红笺,泪题锦句。西湖岂忆相思苦。
- 长记曾携手处,千树压、西湖寒碧。
-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出自 唐代 李商隐: 《无题·昨夜星辰昨夜风》
-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。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-
相恨不如潮有信,相思始觉海非深。
出自 唐代 白居易: 《浪淘沙·借问江潮与海水》
- 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
-
悲莫悲生离别,乐莫乐新相识,儿女古今情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》
- 不茶不饭,不言不语,一味供他憔悴。
-
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